农开基金投资每日经济资讯 (2月14日)
发布时间:
2023-02-14 08:21
一、宏观动态
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包括九部分内容,对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安排。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在经济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有利于稳定我国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国际大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守好“三农”基本盘,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
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12.13亿千瓦,超过全国煤电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据上海证券报,火爆的春节档虽然已经过去,但电影市场依旧热闹。根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40部新片定档2023年上半年,尤其多部“种子选手”陆续官宣在五一假期等热门档期上映,体现了片方、院线对国内电影市场恢复的信心。业内人士认为,存货积压下的2023年供给端较为充沛,国内电影市场有望迎来供给大年。
2月13日,北京市经信局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对外正式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系统性展示了北京在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人工智能领军城市过程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据悉,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量的29%,位列全国第一。今年,北京将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
二、河南省省内资讯
2月13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进行部署,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有力支撑。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并讲话。省长王凯主持,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粮食安全更加稳固,农业科技蓄势增能,乡村产业加快发展,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得到加强,有效发挥了农业农村“压舱石”作用。
会议强调,要统一思想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与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起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建设农业强省的使命担当。站位服务保障国家大局的高度,抢抓难得历史机遇,立足基础锐意进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找准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营活力、整体素质,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建设农业强国上展现更大河南担当、贡献更多河南力量。
会议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任务:到2025年,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到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强省;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农业强省,实现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乡村产业竞争能力强,农民收入水平高,农村现代化水平高。会议强调,建设农业强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正确策略方法,坚持规划引领、加强设计,坚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坚持突出主体、加强引导,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会议指出,要强化双轮驱动,激发建设农业强省的动力活力。用好科技这一利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绿色食品业创新、农机装备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塑重构等,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除城乡要素畅通壁垒,让农村沉睡的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大事、抓关键,推动今年“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为长远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一要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围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积极对接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树立大食物观,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二要抓好乡村产业振兴。立足实际做足做活“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加快发展特优产业,持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要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紧盯监测帮扶,紧盯重点地区,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抓好就业这个增收主渠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四要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提高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示范创建参与度,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五要抓好乡村现代治理水平提升。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深化“五星”支部创建,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深化“三零”单位(村、社区)创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实现乡村善治。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强保证。要扛稳压实责任,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形成坚持不懈抓落实的强大合力。要引育用好人才,培育乡村人才,积极引进人才,优化人才政策,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要锻强能力作风,分级分批分类开展精准化培训,实施好“墩苗育苗”计划,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省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作总结讲话。会议讨论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人民会堂,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和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