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开基金投资每日经济资讯 (5月6日)
发布时间:
2023-05-06 08:26
一、宏观动态
(一)习近平: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要继续发挥好制定经济工作重大方针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据新华社5月5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会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三)历经1191天!世卫重磅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WHO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距今已有1191天。WHO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于日内瓦时间5月4日(周四)召开了关于新冠疫情的第15次会议,专家组成员向WHO总干事谭德塞建议宣布新冠疫情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结束,谭德塞接受了建议。
据证券时报,5月1日至2日间,山东电力市场现货交易中心连续21小时的实时负电价数据,刷新了国内电力现货市场负电价持续时间段纪录,也引发业内关注。信达证券能源首席分析师左前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负电价产生原因本质是电力供应的阶段性过剩,市场报价机制报出了负电价,这和近几年新能源发展不无关系。“以前没有新能源发电,传统电力机组的出力曲线和用电负荷是比较匹配的,不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但这几年,由于风电、光伏发展,基于其不稳定特性,以前的鸭子曲线变成了深渊曲线。”左前明举例称,光伏发电机组在中午时段大发的时候,反而没有太多用电需求。随着市场光伏、风电装机越来越多,消纳不了的时间和范围就会越来越广,负电价的时间和程度就会越来越深,呈现螺旋式增长。某发电侧央企人士也称,现货交易市场按供需全电量报价,但是出清的时候,是根据报价排出清顺序。当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企业电价报的过高,排位就会靠后,面临出清不了停机的情况。发电企业如果为了持续发电,考虑到停机成本很高,就会有意报低电价,出现负电价。
二、河南省省内资讯
5月5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建设。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郑州市共建,是我省第三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工项目,目前已有十余支创新团队入驻,形成百余人规模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队伍。
楼阳生来到一楼展厅,了解研究院发展思路、重点项目、技术创新、队伍建设、成果转化等,指出要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完善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主动对接生产企业和应用市场,推动科研成果就地就快转化。在实验室中心,楼阳生和科研人才亲切交流,得知他们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孩子就学无忧时,勉励他们扎根中原沃土,潜心科研、安心发展。在机电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所、先进光电技术研究院,楼阳生强调,一流的仪器设备才能支撑一流的科研创新,要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加强原创性、迭代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在精密仪器、高端装备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取得新突破。了解到研究院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金刚石晶体合成装备,楼阳生表示肯定。他说,我省超硬材料产业有优势、有基础,但也存在大而不精、大而不尖、大而不强的问题,要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协同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链高端化现代化。
楼阳生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建设、超硬材料产业研究等情况汇报。楼阳生指出,建设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的战略举措和有效途径。要把准定位,按照新型研发机构要求,创新科研管理、项目运行、资金运作、激励评价等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活力,打造引才引智的基地、校地合作的典范。要目标高远,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要加快转化,把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起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产业实现从材料到器件到装备的转型升级,形成产业生态。要强化保障,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加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踢好“临门一脚”,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要携手发展,发挥研究院人才科研优势,当好桥梁纽带,促进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助力河南一流学科建设。要优化环境,创新引才方式,创优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陈星、安伟、宋争辉、刘尚进参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