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开基金投资每日经济资讯 (5月16日)
发布时间:
2023-05-16 08:30
一、宏观动态
(一)“没有出现通缩”!央行重磅发声!
5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我国经济形势,《报告》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还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报告》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
(二)国资委:对基层的改革创新要不设禁区、全力支持、理解宽容
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表示,近期,国资委对“科改企业”进行了大力度的扩围调整,从439户扩充至672户。深化“科改行动”,国资委提出了新要求,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将研发投入以100%或更高比例视同利润加回;要更加注重“投入产出两手抓”;支持“科改企业”稳妥开展员工持股;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对基层的改革创新要不设禁区、全力支持、理解宽容。
(三)外汇局:资本项下4月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净流入 外资连续两个月净买入境内证券
外汇局:资本项下,4月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净流入,外资连续两个月净买入境内证券,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人民币资产价值进一步提升全球投资者信心;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保持平稳有序。
(四)国家能源局: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90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3%
国家能源局: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第二产业用电量4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量1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
二、河南省省内资讯
(一)濮阳深化投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12项配套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濮阳招商引资和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今年,濮阳市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提供有力支撑。这是记者日前自市有关部门获得的信息。
具体来说,今年,濮阳市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强化系统性改革创新,优化全链条集成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五大环境”,强力实施“四大行动”,建立健全“三大机制”——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获得感;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持续优化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力实施营商环境改革攻坚行动。通过实施核心指标优化提升行动、信用濮阳建设专项行动、资源要素有效供给行动和企业满意度提升行动“四大行动”,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优化完善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营商环境建设评价考核等,搭建濮阳特色指标体系,以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分包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核心评价指标不断优化;建立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畅通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对损害营商环境、阻碍企业发展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构建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展示濮阳营商环境建设成果。
与此同时,濮阳市还谋划实施12项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具体来说,12项配套改革分别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一码集成”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行“有诉即办”、全面推行“免申即享”、全面推行“免证可办”、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高质量推进信用濮阳建设、探索“标准化+智慧化”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加快完善用能权交易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