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开基金投资每日经济资讯(11月16日)
发布时间:
2022-11-16 00:02
11月1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陈春艳在“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演讲时说,基金业协会将推动行业积极落实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推动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尽快出台。
(二)国家药监局召开推进外贸外资工作会议:加快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
2022年11月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国家药监局召开推进外贸外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医药外资企业服务,做好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举措。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军宁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赵军宁强调,各地及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服务外贸外资工作力度,在做好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监管的基础上,加快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加强对抗疫产品的质量监管,扎实推动医药重点外资项目落地投产。一是切实按照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有关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深入了解在华外国商协会、外资企业的问题诉求。三是按照属地原则,由国家局指导省局,做好对重点外资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
(三)文旅部:继续暂停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酒”业务
文旅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更加科学化、精准化。继续暂停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不恢复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
(四)天然气供应再度趋紧?美国第二大LNG终端据称停摆至12月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美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LNG)自由港(Freeport)的停摆时间可能延长至12月,这意味着在冬季即将到来之际,欧洲和亚洲客户急需的天然气供应可能受到限制。自由港位于得州墨西哥湾,每天接收约2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约占美国LNG出口能力的16%。今年6月,自由港意外发生爆炸事故,被迫停止运营至今。根据此前公布的计划,自由港原定于11月初至中旬至少恢复部分服务。然而,媒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最近自由港告诉买家,这一时间表变得很有挑战性。由于重启前的维修和监管审批工作仍在继续,该公司可能会取消原定于11月和12月的发货。自由港发言人Heather Browne周一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重启液化设施的工作仍在继续,这项工作包括获得重启设施所需的必要监管批准。”Browne并未提供自由港重启的具体时间表。
(五)三部门出台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防范产能盲目扩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2〕15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2025年前和2030年前的阶段性目标。《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前,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实施方案》明确,优化冶炼产能规模,防范铜、铅、锌、氧化铝等冶炼产能盲目扩张,加快建立防范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化、法治化长效机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减少中间产品物流运输、推广铝水直接合金化等短流程工艺、共用园区或电厂蒸汽等,建立有利于碳减排的协同发展模式,降低总体碳排放;强化技术节能降碳,支持企业联合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围绕绿色冶金等重点领域,建设有色金属低碳制造业创新载体;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支持企业参与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引导有色金属生产企业选用绿色原辅料、技术、装备、物流,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
河南又添3所省级重点实验室!这几所高校参与建设
11月15日消息,近日河南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同意建设河南省心脏电生理重点实验室等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通知》,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参与建设的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
河南省心脏电生理重点实验室由河南省贝威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申报,依托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大学共同建设,主要针对心脏疾病和临床药物应用中所遇到的共性和核心基础问题及“卡脖子”技术,着力研究心脏疾病分子机制,开发药物心脏安全评价仪器,进行临床前药物心脏安全评价,研发抗心律失常药物,指导心脏疾病临床药物治疗。目前,该实验室已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级基地和人才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12项。
河南省水圈与流域重点实验室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学术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刘俊国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组建河南省水圈与流域水安全重点实验室,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落实河南省“两个确保”“十大战略”总体部署,优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布局,支撑河南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课题,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提升河南省水利环境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双一流”学科创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重点实验室将面向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战略、“双碳”战略,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水利基础科学及核心技术问题,旨在科学回答水圈循环规律及变化条件下的区域响应机理,突破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灾害防御核心关键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将有助于整合优势与特色资源,通过产学研联合,围绕水圈与流域水安全全链条开展科技创新与研发,获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推动学校相关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基础科学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促进水利行业技术进步。
河南省罕见病重点实验室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宏卫教授主持申报“河南省罕见病重点实验室”,将重点围绕罕见病的诊、治、筛、防、阻、研等领域开展系统研究,深入分析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挖掘新型致病基因,进一步提高罕见病的诊疗服务能力。
相关新闻